宋元明清時代本體論

本体论所说的是存有,那么,中国哲学的本体论不仅仅解释存有,更是用来解释天和人的关系,也就是说,解释天人合一的理由。正如老师课上所说的,中国哲学思想的起点就是天人合一。

所以,本体论就要解释两个方面:

  1. 解释世界——对存有的解释。
  2. 解释人——道德价值的解释。

因此,我们从他们的思想之中,都可以看到本体论这两方面的应用。

宋明清的本体论,所关注的就是三个点:

就我的理解:第一,宋元明清的本体论,就是对“气、理、心”的排列组合。第二,原因是他们的天赋、能力和经验对他们理解世界有重大的影响。如果这人天赋一般,勤能补拙的方式学习,一般是在气和理,例如张载,《宋史》记载: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有识,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亦未始须臾忘也。张载有什么心得想法就先写下来,然后慢慢看,慢慢修改,改到没办法修改的时候,就可以了。但是,对于资质优秀的程颢看来,张载是对学问不熟悉。对于他来说,忘记了就忘记了,能忘记说明是没有价值的。这是完全不同的治学方式。因此,程颢的理学就偏向于心学。所以,人本身的天赋对于他们的学说的影响非常之大。

一、张载

横渠先生最有名的是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比他的气学更为人所了解。张载认为气是世间万物的根本,没有其他的,所以,他是一元气论。气是两种状态:万物和太虚;两种属性:阴和阳;两种运动形态:聚和散。

针对一些之前的学者,他认为没有无,气是根本。看似无,实际上是气散的状态。因此,气散为太虚,气聚为万物。有无都在气里面。

本书这里有点评,认为张载不知道物质运行形式的多样性,转变的复杂性。个人认为,作者的评述并非客观,乃是从唯有物质,以及物质形态的转变,例如液态、固态、气态这样的角度来理解张载所说的聚和散的概念。但,在这里张载本身所说应该是一种哲学的概念。不涉及物理学的知识。

因此,在横渠先生的思想之中,整体、过程都是同一,在气为根本的状态下,聚散运动变化。气是根本,是一切的原始状态——可以称呼为元素?

我们一开始提及,中国古代的哲学的本体论是强调于人的应用,即,如何天人合一。这里横渠先生所倡“气”学于人何用?《西铭》之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既然天地万物都是气聚而成。那么,众生就是同一个伟大的一部分。我们应当事乾(天)如父,事坤(地)如母,把一切人当作自己的兄弟。我们应当推广孝道,通过侍奉宇宙的父母(即乾坤父母)而实行孝道。如果爱一个人,因为他和自己是社会的成员,他就是尽了社会义务,侍奉社会。如果爱这个人,更是因为他是宇宙父母的孩子,那么,他爱别人就不仅仅是侍奉社会,更是侍奉整个宇宙的父母了。1

二、二程

程颢和程颐两兄弟与张载是亲戚,当张载在开封相国寺讲《易》之时,二程来洛阳与其叔叔张载论《易》,结果是张载撤去相国寺的位置,并且推荐人与二程学习。在其弟子吕大临所写的《横渠先生行状》中有一句,概括了张载的变化:“尽弃异学淳如也。2此说明,虽然二程此时虽然年龄比张载小,但,他们的思想体系却比张载成熟。

二程的思想,因为推崇理为根本,因此称呼为理学。

虽然“理”的观念在二程之前的典籍之中屡见不鲜,但是在这里被赋予世界本原的意义,成为二程思想体系之中的最高范畴。他们反对张载“气”为根本的学说。他们认为气散就尽了,气不是永恒的。有理才有气。所以,理才是最根本的存在。

从根本上来说,天下只有一个“理”,是唯一的本体。这个本体是永恒的,并且不受任何的影响而存在。天理,因为统治者的喜好而改变,也不会因为人们的喜欢而变化,不生不死,不增不减,永存不灭。

在这里他们将张载的“气”,降格为“理”的衍生品: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非阴阳也,所以一阴一阳道也。

道——即本原——就是理(PS.道理是这么来的吗?),最根本,是形而上的,然后形而下衍生出气,气分阴阳。所以,气是道,但是道不是气,道为最根本的存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经·系辞》

所以,理是道,是形而上,是根本,是秘密;而气,不过是形而下,是物质的。

虽然,二程都认为理为根本,但是,两者的思想又有一些不同,主要是在于理和心的不同。

程颐的理

程颐区别了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内容,理是形而上,是抽象的,客观的;而气——为器,是形而下的,是个体的、具体的。

自理言之谓之天,自禀受言之谓之性,自存诸人言之谓之心。——《伊川先生语八上》3

也就是说,理存在于天,也在人性和人心之中,成为修身和实践的基础。人可以通过修心养性,学习得到天之理。这理不随着人之改变而改变,

程颐说:“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二程遗书·卷15)意思是说,“理”之中么有任何具体事物;他又充满全部的道理。全部的理都永恒地在那里,无论实际世界有没有它们的实例,因为无论人是否知道它们,它们还是在那里4。即程颐的理是客观的,不随人心变化。

程颢的理

程颢年少之际,听其母亲将《酌贪泉》的故事,就曾写:“中心如自固,外物岂能迁”。即心中有天理,外物莫能移。这与他的理学思想实际上有密切的关系,他认为“只心便是天”,即人的心便是天,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同的。因此,程颢的理有主观的倾向。

两位先生虽然同说一理,却有不同的内涵,程颐的思想后来多为朱熹所继承,发展出城主理学,而程颢的思想多为陆九渊和王守仁继承,发展出陆王心学。

三、朱熹

朱熹是影响中国封建时代思想最深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福建,因此被称呼为闽学。

朱熹继承并且发扬了程颐的思想,他说:“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妆是此器。”(《朱子语录》卷九十五)

也就是说,在朱熹的思想中,理是唯一,无论是事、气、心都是理的表现,也都反映出理的意涵。对于横渠先生来说,气为根本,他就没有讨论气和理的关系,但是,对于朱熹来说,他要解决理和其他的关系。

  • 气:如果只有理,这个世界只有形而上,就没有具体的事物。因此,必须要有气,气按着理而聚成为一个个体事物,也是某一类事物的一个个体。因此,有气凝聚,就有理在其中。理在气先,在没有气的时候,理就是永恒的。气有开始,理因其永恒而没有开始。
  • 心:在朱熹的思想之中,心和性是不一样的。心是具体的,性是抽象的。性即理(程颐也是如此认为),而心是有具体的活动,思想、感知。所以,心虽然有主宰的意思。但是,真正的主宰,是性,即理。
  • 事:天地间只有一个理,但,却有万事。气分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也就是说,理是一,事是多。事(即多)是从理而生,事不是理,但事之中又充满了理,发挥主宰的作用。朱熹引用月印万川的思想,即万事之中都有理,就如万川返照月亮,也返照出完整的月亮,但是,这又不是月亮的本身,而是月亮的影子。

所以,在朱子的思想之中,气、心、事和理不是平行的关系,而是从属的关系。理位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那么,朱子的理如何应用在人身上?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有父子之理。——《朱子语录》卷九十五

所以,理不仅仅包含了最根本的存有,包含了自然世界的规律,更是包含了人心之道德。当人遵守理之规范时候,就可以近天理,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

其次,既然万事都含有理,那么,人就可以通过事物来寻求天理,这就是格物致知。通过格物,是致我们对永恒的理的“知”。就是通过形而下的器(器),便寻那形而上之道。通过具象的事物,来寻找抽象的理,以至于知道存在外界和我们本性中的理。我们知道的“理”越多,我们就会越看清楚我们的本“性”,就是被气所遮蔽的“理”。

在朱熹的思想之中,应该是有两个世界的存在,一个是彼岸,是抽象的,是理;一个是此岸,是具体的。那么,格物致知,就是从此岸寻索,而前往彼岸之世界,寻求真“理”。

四、陆九渊

陆九渊,因其讲学于象山,被尊称为象山先生。他继承了程颢的思想,他也认为“理”是本原,是世界的主宰,万事万物统一于理。

但是,他认为朱熹那种通过万物,格物致知的方式,通过大量的阅读、格物才能达到对天理的理解,这太繁琐了。所以,他侧重继承了程颢的思想,只心便是天,而天就是理的思想。因此,理更是在人心中。心即理。

象山先生认为每一个人的心都是具有知识普遍性的标准、尺度,包含了一切道德准则和道德意义。在他这里他并不是说,万物唯心,宇宙因人心而存在;乃是说,人心具有宇宙间的理,没有心中没有的理。但是,宇宙的理又不是人心所决定的。只不过人心之理,与宇宙之理为一个理。那么,人寻求理,就不需要格物致知,而是从人内心寻求;人可以从己心之中,寻得理。在这里人心的作用就非常的大。

五、王守仁

王守仁,明朝人,曾创办阳明书院,被尊称为阳明先生。

他曾经是朱子思想的追随者,曾格竹子这个物的理,格七天,没有发现什么,人却累出病来。后来,在平叛之时明悟,“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他继承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主观唯心,他将两个朱子的两个世界,合为一个世界,没有彼岸,只有此岸。

  • 心外无理:对阳明先生来说,心之外无理,寻求事物的规律不在心外,而是在心内。一切的理都发自内心。对他来说,这个宇宙就是精神的整体,只有一个宇宙世界,就是我们心所经验道的世界,就是这个实际世界。对于朱子来说,有君臣之理,才有忠君之心,有父子之理,才有孝敬之心。而对阳明先生来说,有忠君之心,方有君臣之理;有孝敬之心,方有父子之理。没有心,就没有心,心是唯一的根本。
  • 心外无物:有人问他花树在深山自开自谢,又不受人的影响。但是,阳明先生认为,看见花,花才明,看不见花则寂,花的颜色是由个人的视觉决定的,花开花谢也是如此。因此,花是被人感知的时候才存在。人心是万物变化的源头。
  • 心有良知:阳明先生认为人对世界的认识充满天地,人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世界大小是由人对世界的认识所决定的。他认为,心就是良知,就是天理。之前的认为理是中性的客观的,到了阳明先生这里,就有了价值判断,心是良知,既然是良,就是好的,每一个人都有分别善恶的能力,先天的道德观念。(小偷脱衣)

阳明先生的观点类似于古希腊哲学家普洛泰戈拉名句:人心是万物的尺度。他不承认有离开心存在的客观世界,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用自己的心所衡量出来的世界。

六、王廷相

王廷相,明朝中期的哲学家思想家。他发展了气之思想。

他认为气是本原,天地万物都是由气所包含的种子衍化而来。并且元气的种子是恒定不变的。而天地万物就是一个衍化的过程。

气,一开始处于万物未形成,清浊不分的状态,是为元气;而处于这种原始状态,叫做“太虚”(继承了横渠先生的思想);元气之上已经无法追溯,因此也称呼为太极。不是气之上还有太虚和太极,这两个词只不过是对气还未衍化状态的一种形容。气为无限的本原——太极;气为无形体的形象——太虚。当气开始衍化的时候,就生成万物,但是,气的本质是不增不减,不生不灭,是恒定的。

气和理的关系:王廷相认为理的根基是在于气。理是气本身的客观规律;因此,理是由气产生的,理的本原是气,气才是本体。

所以,王廷相的理解是,气是一,那么,没有开始衍化的气的理也是一;当气开始衍化万物时候,气为多,那么,理也为多,因为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理,天有天之理,地有地之理,人有人之理,各种的理都是不同的,反应了有气所衍生出来不同的事物。

这与程朱理学皆然不同,程朱理学理为一,万物都有理,但又非理,而是返照了真正的理。

七、黄宗羲

黄宗羲,号梨州,故此称呼为梨洲先生。

首先,梨洲先生坚持的是气一元论,天气之间只有气为本原,天地万物,包括人都是气所生。

第二,他在气一元下重新解释了心、性、理的概念:

  • 气外无理:气是实体,而理是气的浮沉升降的法则。也就是说,理是气的变化规律,运动规律。而不是另外一个实体。理无法离开气而单独存在。
  • 一切皆心:这个世界是心的世界,万物是心的变化和表现。心没有状态,个人修行到达什么状态就是什么。因此,心为最高的实体。
  • 心即气:心是气的认识作用,气没有不灵的,即都有认识作用的,因此气就是心。

八、方以智

明末清初之人,接受一些西方传来的自然科学知识,他删除了有关上帝创造万物内容,然后介绍一些西方的知识。他也是气一元论。但,又结合当时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并且与佛学结合起来。

第一,气是世界统一的基础。一切都是气。

第二,气又四种形态:第一最多的是气,第二是形(凝),第三是光(发),第四是声(激)。气为一,又有四种状态,因此气是统一的,又是多元的、多样的、互相转化的。(这四种形态,让我联想到了力学之中的四大基本力)。

第三,晚年从气转向心,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

九、王夫之

王夫之,是希望传横渠先生之学问,他是坚持气一元论:

第一,气是世界的本原。气充满整个世界,万物都统一在气之中。

第二,气为理的凭据。也就说,理是依靠气而存在。理是气中,世界上没有离开气而存在的理。

第三,理和气不分先后,为同时存在。

第四,以器及道。也就是说,没有独立与器之外的道,即世界的规律必须依靠具体的事物存在,没有器,就没有道。如果有器,就有道。他这里所说的应该类似于自然规律,有自然运转的事物,例如天体,力,电,然后发现其中运行的规律。所以,这里所表达的是器为根本。

第五,没有无,没有彼岸。在他的思想之中,没有彼岸的世界,彼岸完美的理念世界已经被完全拉到这个物质的世界。他这里所提及的例子是,对各种事物的概念,说龟无毛,而是狗有毛,说兔无角,因为鹿有角(想到了上帝存在的论证,有一个论证也是如此,我们的认识都是我们的经验,为什么我们心中会有上帝的存在,因为上帝本来就存在,如传道书所说的,上帝将永生安置在人心)。说某一个东西没有某一个东西,是因为我们能找到那个东西,只是眼前的事物没有罢了。绝对的无,绝对空,是不存在的

第五,元气是恒定的。生不是创造,死不是消亡。只不过从某一个事物衍变成为另外一种,气的本体总量是恒定的。

小结

宋元明清的本体发展就是围绕着气、理、心三个方面进行发展。特别是前面几位,本身的天资和他们治学方式对他们的学术影响非常大,天资聪慧之人他们就偏向于心学,天资比较一般的人就偏向于气学与理学。

另外,本书的作者试图证明中国的哲学的发展是一个物质主义的胜利,但是,就哲学理念的发展,其本身就不是一种纯物质的概念,从古至今,就没有一个纯粹物质观念的世界,因此,气,也非物质之气,理也非仅仅自然运行之理,心同样是非物质的;它们都是理念和概念上的。哲学说水、火为基础,并非就是真的水和真的火。同理可得,气也并非是真的气体。因此,中国哲学思想的演变并非是物质主义的胜利,也非所谓辩证,对立统一的发展。因为所谓的物质至上的思想是来自外来的。我个人认为这里作者是套用了西方一些概念,将中国哲学发展解释为物质主义的胜利。

宋元明清的本体是有一个发展,有此岸,到程朱理学的有彼岸和此岸,彼岸为理,此岸为气、心、事等,似乎有点类似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和物质世界;到心学将彼岸世界拉到人心,即不再彼岸而是在心中;到彼岸拉到此岸世界。这似乎与基督教的思想有一定的类似,人想追求的彼岸的世界,本原,但是,上帝的创造最终是要来将这个世界更新,成为一个被更新之后的世界,而非进入一个彼岸的世界。

参考资料

  1.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北京。
  2. 中国人民大学:薪火传承·中国传统哲学通论 第3讲 本体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X\_nbfLbSlo&list=PLWTGuoT3s5eScH9kOH8K4BWKx2Y\_HsJ8g&index=4
  3. 谌洪果 • 宋明理学专题十六讲: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mu6LejUZ-73FCwuj3\_gFEXg8Lny2Q8XO
  4. 方立天,《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洪叶文化,1995年4月,台湾。
  1. 参考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北京,第226页。

  2. 此句有异文,有的写为:尽弃其学而学焉。意思是横渠先生放弃自己原本学问,学习二程的思想,此节这里略去不谈。

  3. 程颐:《伊川先生语八上》,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二上,《二程集》,第296—297页。

  4. 参考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北京,第231页。

All rights reserved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content on this page is copyrigh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