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6)过度:1章16节

1:16 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 1:17 因为上帝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

我们上次分享了保罗表达了自己强烈想要去罗马的原因。

  • 第一,分一些屬靈的恩赐给他们。
  • 第二,因為基督的福音同得安慰。
  • 第三,在羅馬教會之中得些果子。
  • 第四,保羅自己對福音的使命感。

这个是对于已经得到福音的人所讲述的内容。我们可以很确定的是,保罗想要前往罗马是带有神圣的目的,这个目的不仅仅是帮助罗马教会,建立他们,分一些恩赐给他们,带领更多在罗马的人皈依基督。也是为了耶路撒冷教会的生存,募捐金钱送回耶路撒冷,也为了保罗自己宣教的工作,在罗马那边预备自己前往西班牙宣教的旅程。

所以,当保罗说,无论是希腊人,化外人的时候,就包含了西班牙,因为在保罗时代,西班牙是帝国的边境地区,出了罗马帝国就是蛮族之地。

保罗详细介绍福音的内容之后,他表达了对福音的态度。这个也是16-17节的内容,保罗强调自己不以福音为耻。为什么福音是一个耻辱?或者为什么要对罗马人强调说,自己不以福音为耻辱,难道罗马人是以福音为耻辱吗?

一、不以福音为耻

我们要说的是,福音是耻辱吗?可能对于罗马人来说,是的,福音是耻辱的。

第一,福音核心是耶稣基督。耶稣是谁?再不信的人看来,耶稣不就是一个犹太人吗?不就是一个木匠的儿子吗?他都不是犹太人里面皇亲国戚,只不过是极其不起眼的木匠的儿子。身为罗马人,那个时候全世界最好的身份的人,谁会相信一个犹太人,这个不是罗马公民的民族的人,是上帝的儿子。

第二,耶稣基督是犹太人。那么,在罗马人看来,犹太人有什么智慧呢?没有!当时罗马人之中流行的希腊的文化,希腊的哲学思想。希腊人是文明人,其他人都是化外人,野蛮人。而作为罗马人征服了希腊人,然后希腊人的文化哲学都被罗马人继承人,罗马人是文明人,居然相信一个野蛮人的宗教,相信一个野蛮人为自己的神。在1世纪的时候,犹太人有著名的学者叫做斐洛,他就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认为犹太人的旧约和希腊的哲学是相符合的,他甚至认为希腊的哲学是因为那些伟大的哲学家看了摩西的书,从而引发了他们的思考。希腊哲学和犹太人的信仰是和谐的。他这么做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当时犹太人的信仰辩护,表示他们的信仰不是一个野蛮人的信仰,而是具有理性思想,有逻辑思维的。

犹太人圣经学者斐洛
犹太人圣经学者斐洛

的遭遇。耶稣基督是以叛国罪判处死刑,并且因为他不是罗马人,所以,用的是极刑,十字架的酷刑。居然会相信一个叛国之人所设立的宗教,并且这个人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不是耻辱吗?现在基督徒以十字架为记号。诗歌会唱十字架十字架,永是我的荣耀。就像现代人,有哪一个人会说,枪毙是我的荣耀呢?即便在伟大的人被枪毙了,别人也只会说,这个人伟大,而不会说枪毙伟大,更不会以枪毙为荣耀。 但是,基督徒说,十字架是我的荣耀。因此,外邦人不理解,为什么基督徒会以此为荣耀。甚至嘲讽基督徒。

一世纪异教徒所绘画嘲讽基督徒的壁画
一世纪异教徒所绘画嘲讽基督徒的壁画

一个罗马壁画的内容

  1. 一个年轻的基督徒(Alexamenos,罗马士兵)。
  2. 他在朝拜十字架。(T形状十字架)。
  3. 十字架上有一人:裸体(背面),有一颗驴头。之所以画驴头是对基督徒的嘲讽。但是,保罗说过:哥林多前书1:25 因上帝的愚拙总比人智慧,上帝的软弱总比人强壮。
  4. 十字架上有一个Y(或者是希伯来字母的最后一个字母tau形状的记号)。也可以是一个十字架的形状。
  5. 下面是用希腊文所写的:Alexamenos朝拜他的神。

此壁画是现存考古资料中,最早的一幅基督徒的十字架苦像画。但是,讽刺的是,画者的用意是来嘲讽基督徒崇拜十字架上的耶稣为上帝。但是,却成为基督徒很早就开始朝拜十架苦像的证据。今天在天主教与东正教的教堂里面,十字架上是有耶稣像的。这不是后来添加的,乃是很早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布置的。这也支持罗马的一个总督,叫做普林尼,在公文书信之中所记载的:基督徒把基督当成神一样来敬礼崇拜

对于不信的人来说,十字架是耻辱。对于基督徒来说,十字架是荣耀。

但是,保罗说,我不以为福音为耻辱,因为这福音是上帝的大能。哥林多前书1:18 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上帝的大能

哥林多前书1:22-25 犹太人是要神迹,希腊人是求智慧,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但在那蒙召的,无论是犹太人、希腊人,基督总为 神的能力,上帝的智慧。因上帝的愚拙总比人智慧,上帝的软弱总比人强壮。

保罗在这里强调,耶稣看似最不起眼的身份,犹太人,木匠,不是罗马公民,没有什么学问等等。但是,他却是上帝的儿子,他却是我们的救主,他来传递福音,这个福音就是上帝的大能。

既然不以福音為恥,那麼,就要將這個福音大聲的宣揚出來,這個也是保羅想要前往羅馬,前往西班牙的目的。保羅的宣教旅程,我們知道,他是在當時羅馬帝國各個大城市都在宣講基督的福音,例如雅典,雅典可是當時希臘哲學的重地,這裡的人都是非常有文化和思想的人,保羅在雅典的亞略巴古和雅典人進行辯論。亞略巴古這個名字直接翻譯就是戰神山的意思,是雅典公民召開會議、討論哲學的地方。保羅公開宣講福音。保羅在哥林多,這個帝國著名商業城市宣講福音。他在馬其頓的首府和駐防城腓立比宣講福音。他完全不会以福音为自己的耻辱。

既然保罗如此的宣认了自己的信仰。这就表示,他即便到了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这位伟大的城市,他仍旧要宣认自己的信仰。这个信仰不是耻辱,是他的骄傲。

同时,保罗在这里也是强调说,你们在罗马,因为信仰,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我都是你们在一起的,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我们是一起持守耶稣基督的教导的。

所以,保罗宣布我不以福音为耻,是有一个双重的作用,第一,保罗坚定坚决的承认,并且宣扬他的信仰,传播这位君王登基的福音。第二,是有以福音为耻的试探,毕竟这个信仰是从罗马人所看不起的犹太人那里出来的。世人看来,这是可耻的。福音在他们看来是软弱的。

在这里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应用,就是你以福音为荣耀,还是为耻呢?愿意承认信仰到什么程度?在外面吃饭的时候愿不愿意祷告?天主教徒是画十字架。别人一看这个人是祷告,他是基督教的,这个人是画十字架,这个人就是天主教,都是信耶稣的。愿意让人看到我们的信仰身份吗?

二、福音为上帝大能

福音,我们第一次就讲解了,在罗马书之中,保罗所强调的是一种宇宙性的福音,在这个宇宙性的福音之中,耶稣基督登机为王。这个作王的福音,可以拯救一切的人。也就是说,王登基带来——福音,就是好消息——好消息的内容,就是上帝的救恩。

首先,我们要说一下,什么是救恩。这个词汇我们经常会提及,但是,我们却比较少仔细思考救恩是什么。在保罗时代,救恩,或者得救是有一定意义的,这个意思可能是来自犹太人启示文学的世界观。犹太人这个世界观,一般是这样的,这个世界和上帝之间处于一种疏离的状态,这个世界的人都在拜偶像,尊崇假的王,迷恋各种罪恶之中。而信徒,尤其是那些遵守律法的以色列人,却要遭受恶人的逼迫和伤害。让信徒产生希望的是,上帝会亲自干预这个世界,在大审判的时候,上帝的忿怒是要降临在恶人之上,要审判恶人,要毁灭恶人,然后信仰者回到平反,从邪恶的时代里面拯救出来,进入到上帝祝福的境地,那是从开始上帝就要人类到达的目的地。

这个是犹太人对救恩的理解,我们发现,犹太人这样理解救恩之后,就将救恩转变为一种政治的期待,他们期待弥赛亚来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者。这个也是犹太人对耶稣错误的期待,他们期待一个新的王的出现,可以让他们不再做奴隶(他们处于一种自欺欺人的状态,约翰福音8:33 他们回答说:“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从来没有作过谁的奴仆。你怎么说‘你们必得以自由’呢?”)。因此,他们期待耶稣能每天五饼二鱼,他们期待耶稣都能凯旋,荣耀进入圣城打败罗马人。但是,这个错误的期待,因为耶稣基督不是在耶路撒冷登基为王,而是登上了天上的天,宇宙性的宝座,在上面为王。因此,救恩的性质就超越了犹太人的想象,救恩不再是局限在被欺压的状态之中被拯救出来,而是脱离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罪恶的问题。靠着从死里复活的基督,让上帝的德能转化出来,让人走上救恩的道路。

也就是说,原本人与上帝是分离的状态。因为,耶稣基督登基的福音,所以,上帝赐给这个世界和平的福音。这个就是大能。也就是说,福音的大能不是转变一个国家的政治。人们都是有对政治性的弥赛亚有错误的期待。例如有一些人他们认为美国前总统就是第二耶稣。

川普和耶稣
川普和耶稣

这个就是人本性之中贪图捷径的表现。好像换一个领导人就好了,但是,这个世界的问题,这个社会的问题,不是换一个领导人就能解决的,不是换一个朝代就能解决的。看中国历史,秦汉开始一直到元明清,换了很多的朝代,换了很多的皇帝,能解决问题吗?不能。这个世界最大的问题,不是换一个领袖就可以解决,因为世界上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个问题,甚至有无数个问题。因此,我们简单的说,这个世界有病。我们没有药。而福音是上帝的大能,这个大能就是这个世界的解药。也就是上帝医病救人的良药。 大能这个词汇,是来自哲学和宗教里面,在这里,保罗引用旧约的内容,旧约实际上就告诉我们,有一位大能的上帝,名叫耶和华,并且唯独这位上帝是有大能的。从旧约对上帝的称呼来看,我们就可以知道,上帝的名字表明了上帝的存在,上帝的能力

例如旧约的称呼“耶和华”,就是自有永有的意思。这位上帝实际上是没办法称呼的,因此,是说本质是自有永有的。这位不可以描述的上帝,怎么让人认识他?通过他的自由流露,就是通过先知传递他的心意,另外一个最大的方式,就是通过神迹来表达。用这些神迹的经验来表达对这位上帝的认识。所以,以色列人会怎么称呼这位他们所经历到的上帝?

上帝,主(Lord),至高者,權能者,萬軍之耶和華,萬軍之上帝,天上的上帝!

也就是说,大能是上帝的彰显,是上帝在他百姓之中的作为。所以,诗篇里面会如此称呼上帝:

诗篇18:1 耶和华,我的力量啊,我爱你! 诗篇140:7 主耶和华、我救恩的力量啊,在争战的日子,你遮蔽了我的头。

而保罗说,这个大能的上帝,现在就是耶稣,耶稣基督的大能要来解决所有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是靠着终末的时候完全实现,也就是说,保罗所说的福音有末日的意思,这个最大的问题,是在末日的时候,要完全被解决,然后在审判之中,所有依靠福音大能的人,都会得救。这个福音的大能是客观的,一直存在的,只要人来到福音里面,在末日就必会得到拯救。

三、要救一切相信的

罗马书1:16 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

福音的大能,要救赎一切相信的人。这里相信的人,是作为一个形容的词汇,在这节经文所强调的是一切。也就是说,上帝的心意本身是要拯救一切相信人。甚至可以说,在这里所强调的是上帝拯救一切人的心意。上帝所要拯救的人,包括犹太人和希腊人。

这里的犹太人指的是旧约的选民,希腊人指的是一切非犹太人出生的人,也就是外邦人的代名词。因此,上帝的心意是要拯救一切人的心意。

在这里还有一个先后的问题,保罗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这个就意味着犹太人在救恩上是有极大的特权。救恩首先是给犹太人的。只不过,犹太人拒绝耶稣基督,他们杀死了基督,因此,救恩就给到外邦人。像保罗在传福音的旅程之中,他到了一个地方,他首先进入犹太人的会堂,然后才是去到外邦人里面。并且从使徒行传之中我们可以看到,犹太人是一直拒绝耶稣基督的,虽然有一些会堂长会接受福音。但是,基本上会堂的人都不接受福音。

在罗马的教会,我们第一次分享的时候,我们就说过,当初犹太人在罗马发生了骚乱。犹太人因為“基里斯都”的煽動下經常暴動。这个很可能是犹太人内部的因为信不信耶稣发生的冲突和暴乱。福音是有一个分别的作用,将信的和不信的分开。而在犹太人之中,大部分是选择不相信的。

也就是说,上帝要拯救一切相信的人,首先给了犹太人,结果犹太人是先拒绝了耶稣基督,后面又拒绝了使徒们所传的福音。因此,这个救恩是给了外邦人。保罗在罗马书的11章,就强调我们不过是野橄榄树,现在被嫁接在上帝的橄榄树至上。正是因为他们拒绝了上帝给他们的大能,给他们救赎的良药,因此,外邦人,一切拜偶像的人才有救恩。

因此,要求一切相信的人,相信耶稣基督的人才能得到救恩。犹太人拒绝了耶稣基督,就是拒绝了福音。上帝就应许,让外邦人可以进入上帝的救恩,目的是为了激发犹太人的嫉妒。

从这一点来看,实际上犹太人和基督徒之间的仇恨,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使徒的时候是犹太人逼迫基督徒,后来是基督徒的逼迫犹太人,然后他们也因为圣经的解释发生无数的问题。例如希腊文旧约《七十士译本》是犹太人翻译的,给那些在外邦的犹太人使用的,后来使徒们所使用的旧约圣经,就是这一本。因为基督徒使用,后来犹太人就不用这一本圣经。因为这一本圣经希腊文圣经,大量的内容都是支持基督教的信仰。例如以赛亚书所说的,必有童女怀孕生子,在希伯来文圣经之中,必有年轻的女子怀孕生子。所以,他们为了反对基督教信仰,就不用这本圣经。这一系列的原因,都是因为犹太人本来在救恩之中是有优先的权力,但是他们又拒绝了的原因了。

虽然是优先给了犹太人了,但是,现在上帝要拯救一切相信的人,也就是救恩是传递到了外邦人身上。而评判的标准是什么?就是信。上帝要救赎一切的人,这是他的心意和他的计划,但是上帝不强迫人,也就是说,人本身有自由意志。当人选择拒绝救恩的时候,他就失去了救恩。正如古代的以色列人一样,他们在上帝的约之中。但是,他们的选择不是敬拜独一的上帝,而是选择随从迦南人的偶像。并且迦南人的神是非常残忍的。其中最残忍的就是摩洛。

image.png

耶稣撒冷外有一个地方叫做欣嫩子谷。这个地方,是后来犹太人专门在这个地方献祭给迦南人的神的地方,这个地方的火常年不灭,其中最好的祭物,就是他们将自己的儿子杀死烧了献祭。但是,上帝是严令禁止以色列人将自己的孩子献上作为祭品的。上帝不接纳人作为祭品,而是接受人献上的祭品。在我们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夏朝没有任何的考古资料证明。而商代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人殉,就是一个人死了,他会杀死很多奴隶来陪葬。这是一个可怕的习俗。中国到了周代的时候,这个风俗就完全改变了。但是,以色列人,他们原本就是没有把人杀死献祭的风俗,却到了迦南地,学了这个陋习。并且是在有律法的前提下,他们还是随从迦南的偶像。

因此,关于救恩,却是是上帝完全独自做成的。但是,人有选择的自由,人可以选择自己相信,或者不相信。那么,既然犹太人拒绝了救恩的,上帝也就乐意将他所拒绝的救恩赐给原本没有份的人,也就是外邦人。

因此,人若是要得到救恩,那么,就必须对福音有所回应。这个回应就是信心。

所以,从救恩的顺序上来说,是有先后的,犹太人是有特权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外邦人。

从领受的方式来说,两者是没有区别的,都是要按着上帝的所定的方式来回应,才能领受救恩。因此,信心是需要有在的表现,信心,或者被称呼为信德,我们受洗的时候,考信德的信德。正是强调信心的行动。在古代神学家理解之中,信是外在对上帝的回应,就是说你的相信,必须要以你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出来,而不是仅仅一种心思了里面的想法。心,则是内在对上帝的祈祷。也就是说,信心就包含了实际上对上帝的回应和内心对上帝的恳求与祷告。

而这个是人对救恩的回应。也是在救恩之中,人唯一需要付出的东西。人不能靠着功德换取救恩,但是,人必须对救恩作出回应,如此,才能得到这个白白的恩典。这个回应,信心,也不是简单的。现在教会把救恩当作很简单的事情。你只要来相信,相信就得救了。如果这么简单的话,教会历史上怎么会有无数聪明智慧的人在信仰上,在写作上,在艺术创作上花费了无数的精力。因为救恩的内容,信仰的内容,关于基督的内容,十分的奥秘,就像我们上次所列举的,可以让他们一生在福音之中,用尽他们的智慧。

所以,圣经之中,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先知,还是使徒,他们都在强调属于上帝的选民应该有好的品行,以前会偷窃的现在不要偷窃了,以前伤害人的现在不要伤害人,以前亏负人的现在要弥补。这些看似是道德的教导,实际上是要求选民们,无论是旧约的选民还是新约的选民要在福音上回应。这个回应就是信的表现,然后祷告就是心的表现。

因此,上帝要拯救一切相信的人。在新约时间已经没有血统的要求。但是,不等于没要求。因此,对于想要相信的人,不能简单的说,你信就行了。而是要清楚的告诉他们,基督教的信仰对一个人的要起。不然的话,他可能就有被骗的感觉。耶稣对法利赛人的指责,在这里也是适用的:

马太福音23:15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走遍洋海陆地,勾引一个人入教,既入了教,却使他作地狱之子,比你们还加倍。

image.png

因为信仰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心中的相信仅仅是一个开始。在这里一切相信的人,在原文之中,这个信是现在进行时,什么意思?希腊文、拉丁文、英文这些是有时态的。例如,我们在聚会。这个是没有时态。单独的一句话,到底是现在正在聚会,还是过去聚会,还是将来在聚会。所以,在中文之中,我们要加字,我现在正在聚会。就是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事情。而这里信的人,是表示现在时态,意思是,他是相信的,是持续相信的人。这个信心,就成为一个中介。这个信心是人对上帝所宣布的福音的回应。上帝要拯救一切相信的人。

小结

今天主要分享16节的内容,16-17节是非常重要的经文。所以,我们要仔细的讲。在16节之中,保罗强调福音不是耻辱,他认同他的信仰,并且这个福音是上帝的大能。上帝的大能要拯救一切相信的人,所以,信心就成为我们信仰之中的关键。这个信心,不是我们习惯性的理解,心里相信一下就可以。而是说,信——我们外在行动上的对上帝的回应;心——是我们内在内心对上帝的祈祷。有外在的行动和内心的祈祷,这才是真正的信心。也是上帝对我们的要求,上帝不要我们用行为功德、金钱财富来换取拯救。而是让我们用信心的行动,信心的祈祷来回应他拯救的恩典。

All rights reserved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content on this page is copyrigh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