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書11:23-26 我當日傳給你們的,原是從主領受的,就是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捨有古卷作擘開〕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
我們上次講了聖禮之中的洗禮。洗禮是教會的入門禮儀。基督徒一生之中,只可以接受一次洗禮。這個洗禮必須是要以三一上帝的名,就是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施洗。如果單獨奉耶穌的名洗禮,從教會的神學來說是無效,為什麼?因此,從使徒時代開始,就是這麼洗禮的。然後,洗禮的形式是有三種,水洗,願洗,血洗。
那麼,施洗約翰所說的,我不過是用水給你們洗禮,那位基督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洗禮。這裡所說的,不是三種洗禮,水、聖靈、火三種不同的內容。他們可能解釋的時候,就會說水指的是是現在的外在的洗禮,重生是聖靈的洗禮,將來審判就是火的洗。這種解釋,實際上把洗禮當成了一種可有可無的事情。既然可以直接內在領受聖靈,那麼,為什麼還要外在的洗禮呢?將來的審判,就是審判,不是洗禮。因此,施洗約翰的預言,耶穌和尼哥底母論重生的時候說的內容,指向的就是基督徒的洗禮。這一個洗禮之中,包含了不同的元素,外在的元素是水,內在的恩典是聖靈的臨在,火指的是聖靈的重生。
晚上我們來介紹聖餐禮。洗禮是基督徒一生只有一次。聖餐禮就是一生之中不斷的舉行。因此,耶穌基督如此說,你們當如此行,為的是紀念我。
三、聖餐
聖餐,現在很多教堂的聖餐禮儀都是月餐,每一個月的第一周都舉行聖餐。實際上弟兄姐妹對於聖餐的重視程度還是不夠的。同時,教會之中也是不夠的,我們教會強調的是聽道,讀經,禱告,而不是聖餐。古代教會聚會一定是伴隨著聖餐禮。從使徒行傳之中,我們可以看到初期的耶路撒冷教會的弟兄姊妹,他們是在聖殿裡面參加猶太人的禮儀,並且在聖殿裡面禱告,然後回到家裡,舉行紀念耶穌基督的禮儀,並且舉行宴席。
使徒行傳2:46 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上帝,得眾民的喜愛。
因此,他們每一次的聚會都是有聖餐。到了中世紀的時候,甚至很多教堂都不講道,只舉行聖餐禮。因此,在宗教改革的時候,像英國聖公會就出了兩本講道集,在聖餐禮的時候,要讀一篇講道的內容。所以,後來我們基督教就越來越重視講道,越來越不重視聖餐,走向了和之前相反的道路。到了現代,才慢慢的恢復重視起來。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的聖餐禮
1、聖餐禮的名字
在教會歷史之中,不同的宗派,不同的時期,對於聖餐禮儀都有不同的名字。例如,主的晚餐、聖餐、神聖的禮儀、彌撒、感恩祭等等。不同的名字,體現了他們強調的重點。
- 主的晚餐:因這個聖事是主耶穌在受難的前夕與門徒們一起享用的晚餐;借著這個晚餐讓我們預償天上的宴席。
- 感恩祭:Eucharist,意思就是感恩的意思,聖品人和信徒在這個禮儀之中所誦念的禱詞總體來說都是感恩的意思。這個可能與猶太人的逾越節的宴席有關係。因為猶太人的晚餐會隆重的感謝上帝,在他們的祝禱詞之中,會宣揚並且贊美上帝的創世、救贖和聖化的工程。
- 神聖的禮儀:是教會禮儀之中最重要的奧秘。Liturg希臘文就是集體的事情,從起初就是事奉上帝的意思,當信徒機會的時候,就是用這神聖的禮儀去事奉上帝。這禮儀是教會存在的基礎。
- 彌撒:彌撒是西方中古世紀的教會他們聖餐禮結束之後的遣散詞。意思是說,信徒在領受聖餐之後要在日常生活之中實踐上帝的旨意。後來就用這個詞彙代稱聖餐。
- 共融:這個詞彙實際上在聖公會的禮儀之中會使用。神聖的共融,意思就是我們與基督結合的聖事,我們分享了基督的聖體和寶血,和基督成為一個身體。並且稱呼為Holy,至聖的聖事,意思是說所有聖事之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禮儀。
2、聖餐的設立
聖餐禮是主耶穌基督在最後晚餐的時候親自設立的。
實際上,在最後的晚餐之前,主耶穌基督已經在五餅二魚的神跡之後,講論到關於生命之糧。主耶穌在這裡說到:
約翰福音6:51 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吃這糧,就必永遠活著。我所要賜的糧就是我的肉,為世人之生命所賜的。
在這裡猶太人的理解就是吃耶穌的身體和寶血,所以,他們覺得主耶穌所說的話是非常的難。也就是說,生命之糧,指的是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的道。
所以,道不僅僅是話語,更是可以看見,可以嘗到的。如果僅僅是話語的話,對於物質沒有作用的話,那麼,這個就是諾斯底的思想。諾斯底的思想之一就是物質是邪惡的,所以上帝不會在這個物質的世界,所以,道成肉身是假的——幻影說。
但是,我們知道,上帝的能力是可以作用在物質上的。物質不是壞的,只是因為人犯罪,導致這個世界處於一種敗壞的狀態,上帝是要更新這個物質的世界。
所以,如果聖餐是僅僅是紀念的話,這就是諾斯底的思想,本質上的思路是和幻影說一樣的,底層的邏輯的思想都是一樣。
所以,當耶穌這對猶太人說的時候,猶太人不會理解成為說是耶穌說的話,而是直接理解為是耶穌的身體和血。
對於猶太人來說,耶穌所說的是無法理解的:
第一,耶穌能有多少的血肉呢?能提供給幾個人吃。
第二,對於猶太人來說,吃血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因為他們被禁止吃動物的血,何況是人肉和人血呢。
也就是說,猶太人在這裡理解的思路是正確的。即是真實的血肉。只不過他們沒辦法理解,這個真實的血肉是如何提供給人。但是,主耶穌用更加明確的話語進行教導:
約翰福音6:53-56 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沒有生命在你們裡面。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他裡面。
實際上,當初跟隨耶穌的人也是這樣理解的。他們說:“這話甚難,誰能聽呢?” 對於這樣的情況,主耶穌為了幫助門徒確定這是一種神跡是可以吃的,所以,他又說了另外一個將來要發生的事情:
約翰福音6:61-63 耶穌心裡知道門徒為這話議論,就對他們說:“這話是叫你們厭棄嗎?倘或你們看見人子升到他原來所在之處,怎麼樣呢?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
通過這裡我們看到,基督沒有要求任何寓意,或者是比喻的方式來理解生命之糧。耶穌基督又說:“只是你們中間有不信的人(6:64)。”耶穌基督表明,他所說的話是很難相信的:信徒怎麼可以吃他的肉,喝他的血呢?但是,主耶穌非常肯定的是在教導他們,關於耶穌基督真實的身體。他有關於他的身體和寶血的教導,就是靈,就是生命。也就是說:
第一,凡吃它們的人,就會擁有永生,就會在將來,也就是末日復活之後進入上帝的國。
第二,凡吃它們的人,就會進入與主耶穌親密的團契的關係之中。
也就是說,這真是的生命之糧,對於平息肉體的飢餓並不重要,但是,對於永生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這個聖事是如何建立的呢?在四福音之中,就有詳細的記載:
馬太福音26:26-28 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就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這個;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
路加福音22:19-20 又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是為你們流出來的。
馬可福音14:22-23 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了福,就擘開,遞給他們,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他們都喝了。耶穌說:“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的。
我們在哥林多前書裡面讀到同樣相關的事情:
哥林多前書11:23-25 我當日傳給你們的,原是從主領受的,就是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有古卷:擘開)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這些經文的教導是清晰,並且確定的,只有直接的解釋,沒有其他的解釋,也就是主耶穌真正的將他的身體和寶血賜給了他的門徒。這是與約翰福音第六章的內容教導是一致的。
並且主耶穌命令他的門徒說: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哥林多前書11:26)。正如使徒保羅索教導的,就是要持續到主第二次來臨。而且主耶穌也是親自要求說: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沒有生命在你們裡面(約翰福音6:53)。
從最起初開始的時候,教會就是舉行聖餐禮,並且以他為最大的奧秘,它被恭敬的舉行一直到世界的末了。
3、聖餐的意義
如果聖經是聽得見的道;那麼聖禮就是看得見,摸得到,甚至可嘗得到的道。我們的上帝不喜歡拐彎抹角,故做神秘,他喜歡用最簡單、清楚而且具體的方式讓他的兒女確切知道他與我們同在,向我們施恩。如果上帝是借他的道和聖禮與我們同在,那麼在施聖餐的過程中到底發生了麼事?從新約聖經對聖餐的教導,可歸納出的五項重要的意義:
3.1、紀念
路22:19 “主拿起餅來祝謝,擘開遞給門徒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紀念我。”
林前11:24-25 保羅強調主祝謝了餅與酒後,都重復說明我們如此行事為了紀念主。
紀念是保存歷史和傳承信仰的重要活動。中國人如果每年不守清明節,我們就會很快遺忘我們的先人和先人的精神產業;猶太人若不每年每家恆守逾越節,他們的子孫就完全不知道是誰把他們的祖先從埃及為奴之地拯救出來;他們也不知道上帝在他們中間所行的大能奇事。上帝知道他的百姓非常健忘,所以特別吩咐摩西,要以色列民家庭年年守逾越節,叫全家大小,切切紀念耶和華怎樣從埃及拯救他們。現在政府對節日的規定朝三暮四,改來改去,一下放假,一下又不放假。這樣對待節日,再過一段時間,年輕的,或年輕的一代根本不知道節日的意義是什麼,背後所代表的歷史意義是什麼。不注意歷史的民族,無法承先啓後;不瞭解自己的文化與傳統的人是沒有根,最終將成為不知道自己是誰的人。
聖餐是主耶穌在猶太人逾越節的晚餐上設立的。在逾越節期里,他自己就是為百姓的罪被宰殺的羔羊,因為他的死,才為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通往上帝的道路。若沒有他為我們贖罪獻祭,我們就沒有勝過罪和脫離死亡的可能。若沒有他赦免洗淨我們的罪,請問我們有誰敢站在聖潔公義的上帝面前?有誰敢接受主的邀請,赴他的筵席?
我們按時舉行聖餐,就是為了紀念,也是為感謝主耶穌為我們捨身贖罪的鴻恩和大愛。我們紀念主,主也紀念我們。耶和華常紀念他與以色列民所立的約。與其說,我們紀念主,還不如說,主紀念我們:紀念我們的罪,我們的需要,尤其赦罪的需要!
因此,在這裡紀念,是動作,或者說是行動。
在聖餐中紀念主,就是要像馬利亞一樣”反覆思想”主捨己的大恩和大愛,讓主的愛扎根在我們心底,主的恩洋溢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3.2、筵席
在聖餐中紀念主的死固然重要,但在強調紀念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我們到主的面前來,不只是”守”聖餐,而是”領”聖餐;不是參加追思禮拜,而是參與一項叫我們歡喜感恩的筵席。在這筵席中的主人是主耶穌。筵席中所擺設的食物也是他自己。主耶穌是”生命的糧”,是”從天上降下來賜給世界的真糧”(約6:35,33),到他面前來的人,必定不餓,信他的人永遠不渴。
主耶穌在吩咐門徒紀念他之前,先把餅和酒遞給門徒吃喝,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這是我立新約的血為你們流的。”在我們按主的吩咐,主的應許舉行聖餐里的時候,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們要記得的,那就是,在施聖餐的時候,不是因為主缺席,主不在,所以需要我們紀念他。事實上,在聖餐中,主不但不缺席,他還真真實實臨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照樣,成了肉身的耶穌基督也在聖餐中,借餅和酒把他自己賜給我們吃喝,與我們一同座席。當他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捨的,這是我的血為你流的”的時候,他一點都沒有跟我們玩語言遊戲,他是實實在在,完完全全的把他自己賜給我們。就像我們請客人到家裡用飯,把預備好的菜擺在客人面前,我們不會對他們說,這象徵蜜汁火腿,那象徵干貝冬菰湯。像道成肉身的神跡一樣,聖餐是莫大的奧秘,更是極大的恩典。我們是誰,上帝竟願意眷顧賜福給我們,把自己做為我們生命的糧,讓我們吃喝。赴主筵席,不用付費,不用包禮,我們無功無勞,全然不配,但白白領受百分之百的恩典,享用主所賜的美食,他生命的糧,及他自己。
在這裡我們必須要強調的是,我們所領受的是耶穌基督的身體和寶血,至於怎麼是,如何理解這件事情,我們可以說,這是上帝的奧秘。不同的宗派立場會有不同的解釋。例如天主教的變質說。他們的理解是,餅和酒的外觀沒有變化,但是,裡面的本質已經變成了耶穌基督的身體和寶血。路德宗的強調的是,餅和酒還是餅和酒,但是,牧師執行完整的主耶穌基督最後晚餐的動作,起來,祝謝,掰開,遞給,這四個動作,因此,這個餅和酒之中有耶穌基督的身體和寶血的同在。聖公會和東正教就直接不解釋了,如何成為耶穌基督的身體和寶血是一種奧秘。因此,我們可以不解釋餅和酒到底怎麼成為耶穌基督的身體和寶血。但是,我們必須要記住,我們所領受的就是耶穌基督的身體和寶貝的血。因此,必須要恭敬。
3.3、赦罪
太26:28引述主耶穌設立聖餐的話語時,特別提到,”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在舊約里,當一個人犯罪的時候,必須用血贖罪。利17:11說,”因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這血賜給你們,可以在壇上為你們的生命贖罪,因為血里有生命,所以能贖罪。”來9:22說,”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
在聖餐里賜給我們的血,不是山羊和牛犢的血,而是無瑕無疵,聖潔無罪,上帝獨生子的寶血,這血是上帝赦免我們的罪最確實的憑證。所以,當我們帶著悔改和信靠的心,領受基督的寶血時,我們十二分的確定,上帝確確實實赦免我們的罪了。我們的罪這麼重,主都赦免我們。當我們領受了他的身體和血,獲得他的饒恕之後,我們也要用主饒恕我們的饒恕,饒恕得罪我們的人。”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自己欠主人一千兩銀子,主都饒恕我們,我們怎能掐住只欠我們十兩銀子的人的喉嚨,非逼他們還不可呢?這樣,我們要從心裡饒恕得罪我們的人。我們若不饒恕別人,我們怎敢求主饒恕我們?詩130:3說,”主若究察罪孽,誰能站立的住呢?但在你有赦罪之恩,要叫人敬畏你。”
3.4、合一
主耶穌離開世界之前,特別向父祈求,要他的門徒合而為一,就好像他跟父合而為一一樣。結黨紛爭,猜疑分裂是魔鬼的工作。聖靈的工作是要拆毀隔斷上帝與人,人與人的牆,使兩下合而為一。聖餐一再提醒我們,”我們雖多,仍是一個餅,一個身體,因為我們都是分受一個身體。”(林前10:17)。”我們所祝福的杯,豈不是同領基督的身體麼?”在聖餐中我們不但同領一個身體,我們也就是基督的身體,我們也同屬一個身體。既然同屬一個身體,我們就情同手足,就需要常常彼此幫助,彼此饒恕,彼此關懷,彼此鼓勵。”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基督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4:2-3)
3.5、盼望
最後林前11:26說,”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在這裡保羅強調兩件事情,一件紀念主的死,另一件是等候他再來,就是帶著新天新地來。當主再來的時候,現在的天地都要過去,我們這必朽壞的身體,將被改變,就好像主榮耀的身體一樣。因此我們每次領聖餐的時候,不但等候主的再來,也可望被改變,就是變成主的形狀,享有他的聖潔,不朽與榮耀。
上面我很簡略跟大家說明聖餐的五樣重要的意義就是:紀念、筵席、赦罪、合一和盼望。
聖餐的意義非常深奧豐富,但也非常簡單明瞭。如果我們要用我們的理性參透聖餐,我們永遠都測透不了。但是如果用信心來領受聖餐,聖餐里一切的恩典和祝福都要借著餅和酒,借著基督的身體和寶血有形有體的臨到我們。最後,每當我們預備領聖餐的時候,我們都需要省察。省察的意思不是檢查自己是不是配領聖餐?說配,我們沒有一個人配!我們永遠都不配領受主的恩和他的愛。聖餐是為深深知道自己不配,又深深需要主的人預備的。因此,我們越感受自己不配,就越需要領聖餐,主也越歡迎我們領聖餐。在聖餐里主再一次把自己賜給我們,用他的寶血洗淨一切的罪,讓我們確實知道我們屬於他,他也屬於我們。他愛我們,為我們捨命。
因為這個緣故,馬丁路德很貼切的把聖餐形容做“可以嘗得到的福音。”
4、反思
4.1、聖餐是崇拜的中心。
我們現在的崇拜是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唱詩和講道,講道是崇拜的中心,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講道不重要。上帝的話語和聖禮是聯繫在一起的,我們可以說,崇拜中這兩個是可以用雙胞胎來形容的。聖經之中,耶穌指示門徒定期舉行聖餐,很顯然,從使徒行傳之中我們看到,他們確實是這麼做的。
使徒行傳2:46 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
現在天主教,東正教教會仍舊持續每一周領聖餐的做法。也有部分基督教是每周領受聖餐。但是,我們這邊大部分的教會是周餐。在特別的節日,他們還有聖餐的禮儀。
在中世紀的時候,崇拜使用的禮儀是拉丁文,對於一般的弟兄姐妹來說,拉丁文幾乎聽不懂。所以,中世紀的時候聖餐漸漸的衰微了。到了16世紀宗教改革的時候,當神學家們準備開始糾正這個問題的時候,受到很大的攔阻,而無法改變。
在加爾文的改革之中,加爾文請求每周遵守聖餐,然後被日內瓦的議會拒絕了。他不得不每月舉行一次聖餐禮,剩下時間則是每周講道。日內瓦的模式影響了整個歐洲。
同時,英國改教家克蘭麥大主教,他在公禱書之中要求神職人員每一個主日早禱之後舉行聖餐。但是立法規定每一個成年人每年必須參加三次聖餐:聖誕節、復活節和五旬節。法律的下限,常常成為人的上限。偶爾領受聖餐成為聖公會的信徒的想當然的做法。參加聖餐禮拜漸漸的被看為無關緊要,並非嚴格的要求。
但是,我們必須明白,聖餐是崇拜的中心。伴隨著講道的聖餐,是上帝設立的教會的儀式,應該成為每一個教堂每一個主日崇拜的核心,我們聽主的話語,吃主的聖體寶血。可以這麼說,從聖經與神學的角度來思考的話,如果崇拜之中缺少了聖餐,崇拜是不完整的。
4.2、聖餐在個人信仰生活之中佔據重要的一席之地。
如果聖餐成為一種個人的選擇的話,實際上是弟兄姐妹的虧損,而聖餐必須成為我們的生活模式,並且在我們的信仰生活之中佔據最重要的模式,與我們的讀經,禱告,唱詩,都完整的融合在一起。
不是說我們要提供一種模式,乃是說,聖餐必須成為我們的模式之中的一部分。並且在領受聖餐之前需要預備,這樣才可以恰當的領受聖餐。在領受聖餐之後需要回應,這樣我們的教會生活才能被聖化,我們才能過一個真正的基督徒,而不是禮拜天的基督徒。
或者有人會說,這麼麻煩乾嘛呢?這麼繁瑣誰受得了呢?但是,弟兄姐妹,我們可以說,信仰本來不是容易的。持守一個真正的信仰,是不容易的,主耶穌說,天國是努力的人進去的。努力的人就得到了。
不要覺得信仰是一個很隨便的事情。我們教會的信仰入門簡單,進深的路上千難萬難的。就像本仁·約翰所寫的《天路歷程》天路客奔走天路是非常不容易,是會遇到各種危險和困難的。而我們妥善的預備我們自己領受聖餐,那是從上帝那邊領受力量,幫我們更好的行走天路。
4.3、必須認真對待聖餐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之中所說的,吃的時候必須省察,不然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也就是說,聖餐是不可以隨意領的。必須洗禮,其次必須在上帝面前省察,認罪,然後恭敬領受。不然,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這個吃喝自己的罪,意思就是,如果我們省察清楚,那麼,我們領受的聖餐,就是我們的生命,我們的赦罪和恩典。如果沒有省察自己的本身,那麼,我們領受的就不是赦罪和恩典,這個基督的聖體和寶血就會成為我們的審判。同樣,一個人沒有領受洗禮,那麼,他領聖餐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一個傳道人和我說,他們教堂有一個長輩拿聖餐給他的孫女吃,說,這個是吃好的。這個小孩子是沒有洗禮。那麼,這個小孩子雖然是在懵懂無知的情況下,身不由己的情況吃了這個聖餐,但是,這個也是吃喝自己的罪。這個長輩的行為,不是為了他的孫子好,而是對他靈性上是有危害。
所以,在蘇格蘭有一個很有意思教堂設計,就是他們舉行聖餐的時候,是在教堂中間的大桌子上舉行。並且這個桌子是有圍欄的,只有經過許可的人才可以進入。這個是蘇格蘭長老會,一年大概只有四次的聖餐禮,因此,每一次聖餐禮之前,他們要舉行連續好幾天的培靈會,然後在長老的考核下,對聖餐和教會教義有正確的認識,就給他們發一個聖餐許可,一個小硬幣,然後在領聖餐那天,憑著這個硬幣進入這個桌子,一起領受聖餐,沒有通過考核的人,就不可以進入。
像這樣的桌子的蘇格蘭長老會的教堂已經不多了。好像只有一兩個教堂有保留這樣的佈置,大部分教堂都已經拆了這個改為凳子了。不過,這個也是對我們的一個提醒,聖餐,必須慎重,必須謹慎,也必須要恭敬。因為,如果沒有謹慎,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